班里有一位同学叫姓时,由于个子娇小,说话口吃,同学们都叫“结巴小时”。也正是因为口吃,他平时很少和大家说话,上课也从来不举手发言。
记得本学期的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教学第三课《父亲的叮嘱》时提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划出父亲叮嘱的话。这样简单的问题,大家自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了。老师环视了教室一圈,把目光落在小时的身上。她走过去,看看小时的书,就请他站起来回答问题。起先小时坐着不动,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小时慢慢地站起来,捧起语文书读了起来:“你……你……你……”可是半天才憋出三个“你”字,后面的句子竟是没读出来。同学们也终于憋不住了,哄堂大笑起来,有的索性也“你……你……你……”的模仿小时的回答,有的直接把小时没读完的句子读完,有的笑得前俯后仰的喘不上气。还有的竟然忘乎所以地叫着“结巴小时”。我也笑得趴在桌上直不起腰来。再看小时,此时他脸涨得通红,低着头,感觉他在落泪。
“笑完了吗?”耳边突然响起一声严厉的问话,教室里的笑声嘎然而止,一下子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此时我们都听到了小时的抽泣。
“小时有口吃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他的同学们,我没有做到去帮助他,反而在他能勇敢发言的时候嘲笑他,这种行为对吗?无论你的对面是谁,我们都要学会静下心来倾听。学会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己个人良好素养的体现。今天的你拥有了吗?”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都羞愧地低下了头。我也羞得感觉脸发烫。
小时还在不停地抽泣着,同桌拿出一张餐巾纸给小时,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老师走到小时的边上,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温柔地说:“小时,同学们都知道自己错了,可是你选择逃避对自己是不利的。都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你鼓起勇气来更多锻炼,相信你一定会越说越好的!”老师的话音刚落,不知是谁起了个头,拍起手来,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大家的鼓励下,小时也终于结结巴巴地回答了问题。
在心理学中自尊(self-esteem),即自我尊重,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其次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当我们尊重他人的时候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