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辅导>>自我认识>>正文
心理疾病标签化真的没益处吗? 信息来源:  2022年12月25日 10:00  点击:[]

在日常生活,你有没有给自己贴标签的现象?

“我是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跟谁都相处不好。”

“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

在网络平台上,你有没有给自己贴过心理疾病有关的标签呢?

“在上午10点23分,确诊为深海恐惧症。”

“我说我怎么干什么都习惯拖到最后,原来我有拖延症。”

......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倾向于使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与所贴标签的内容相一致,贴标签的结果往往使自己向标签所标定的方向思考和行动。标签所标定的方向具有不同的暗示作用,可以形成正面的自我暗示作用,也可以形成负面的自我暗示作用,当然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标签效应,都将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

现如今,在新媒体平台上,随处可见诸如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以及拖延症的“患者”。尽管许多人并没有进行专业的心理测评,但他们在主观上仍旧认定自身患有此类心理疾病。心理疾病不仅仅是一种疾病,更成为一种标签。一般而言,个体常有对自身行为进行合理化描述的倾向,即认定自身的行为是合理的,并给出一定的解释。使用心理学意义上的疾病作为自己的标签,使自己的认知与行为符合心理疾病的描述,并将心理疾病的描述作为自己思考和行动的方向以及解释。例如使用抑郁症指称自身在情绪上的抑郁、低落;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常称自己具有“反社会人格”,这是一种表达心理不满的典型行为,行动者为自己贴此标签以发泄自己的愤怒、不忿、仇恨等负面情绪。

虚拟社会的匿名化不仅给个人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也给个人在这一空间中造成了身份的缺失。这种身份的缺失所造成的孤独感会促使个人去寻找一个群体,并加入进去以获得一种身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身份的认同。近年,新媒体新闻标题多次使用“症”作为一种表达手段来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描述,如在节假日前后,新媒体网络新闻报道常常使用“节日综合征”、“假日综合征”的表达手法,以描述个体在假期的舒适状态结束后再次回归紧张的工作、学习状态时产生的不适用。在这一过程中,新媒体主动对民众进行“病症”的标签,而民众也接受了这种表达。尽管“症”的标签给个人可能带来污名化的评价,但在客观上却赋予了一种身份认同。尤其是当“症”的行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被现实社会规范所认同的,被现实社会规范赋予一定的负面评价,而网络社会通过自我标签这一行为形成了一个特定群体,为受到评价的个人提供了一种归属感。

此类自我标签的群体不仅不避讳对外宣称自身“病人”的身份,反而将其作为一种与他人互动、交流的媒介。对于去病人群体污名化而言,这一现象具有借鉴意义,即通过适度扩大这种标签的范畴,可以运用这种标签与污名的分离机制,扩大去污名化疾病的范围,从而让更多种类的病人身份不具有污名化的特征。通过自我标签能够让非病人的个体体会作为病人的日常生活, 从而使个人获得一种疾病的体验, 也有助于个体消除或减轻对于病人的刻板印象。

参考文献:杨正兴.以“症”自居:新媒体时代的心理疾病标签[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No.252(02):35-37.

CopyRight © 2013 河南中医药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TC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