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学习的。学会学习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我们只有学会了学习,才能让学习走上良性循环,突破学习本身,增长智慧。
1、学习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在行为层面的学习,改变学习行为;第二个层次是在目标层面的学习,改变学习目标;第三个层次是在心智模式层面的学习,改变心智模式。
如果我们把人比作电脑,软件升级就是在行为上改变,比如说这个软件本来用2.0版本,现在用3.0版本,把以前的bug修改,变得更好用了。换个软件就是目标上的改变,比如说你以前只会用画图,现在你改成PS了。换个操作系统就是心智模式层面的改变。
心智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思维定势,是指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和习惯。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观察事物的视角和做出的相关结论;指导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的结果,并不断强化;会让我们将自己的推论视为事实......它具有不完整性、局限性、不稳定、没有明确的边界、不科学和简约的特质。
改善心智模式的8种方法:①自省与反思。②学习。③碰壁。④更换新的环境。⑤换位思考。⑥情景规划。⑦深度会谈。⑧持续前面的“修炼”。在这八种方法中,前四种方法是让我们产生觉察,而觉察是改变的前提。第五、六、七种方法是让人们通过新的视角去获得和解读新的资料,而新的资料是生成新的心智模式的必备原材料。
2、碎片化学习和模式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和模式化学习都是我们所需要的,但现在很多人进行的碎片化学习比较多,欠缺多一点的是模式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有三个问题:①他没有抓住真正的规律在哪里,因为你学到的是碎片,而不是背后真正的规律,而且有时候你学到的根本不是它好的地方。有一个成语叫东施效颦,东施想学西施,结果只学到了颦,你根本没有学到模式,只学习到了不对的碎片。②就算你学到了对的碎片,拿过来也没用。而且最糟糕的是什么呢?很多时候你学到的是铁锅的碎片,你拿过来想拼一个花瓶。③你学习效率不高,如果能够从模式上去学,我们就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模式化学习学到的是模式,碎片化学习学到的事模式中的一段碎片。有了模式,你再看其他书籍时,就是从书中找到一些碎片放到自己模式中。怀特海说:智慧增长,知识就会消减,因为细节会被原则包容。他说的这个智慧就是模式,他说的知识细节就是碎片,所以说我们要学习什么呢?我们要学模式,当你的模式增长了,你的碎片会减少,因为这些碎片都被你归到各个模式里面去了。
3、刻意练习很重要
有一个比刻意练习更有名的说法叫做“一万小时定律”,就是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什么叫刻意练习呢?第一是有特定目标的练习;第二是专注的练习;第三是有反馈的练习;第四是有一定挑战的练习,要走出舒适区。
4、问题导向的学习
问题导向的学习,也就是通过搞懂一个问题而进行的学习。
具体的方法是:选一个跟你的学习/工作相关的问题,成为它的专家。因为你要搞懂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会牵扯到很多学科,你就必然要打通很多学科,看看不同的学科对这个问题怎么说的,你形成一个底层模式,你在一个问题上形成一个底层模式,它就会告诉你对其他问题的思考可能也是比较浅薄的,还没有达到底层模式的地方。
5、写好一本笔记。
我这里强调的不仅仅记笔记,而是写。也就是说你不仅要用手机电脑记笔记,而要用手写。研究成果说你打字的时候,你影响到的神经跟你用手写时影响到的神经活动是不一样的,后者的神经活动是效率更高的。
你不但要写笔记,写下来之后还要不时复习一下,复习起什么作用呢?就是建立连接的作用,不同地方学到的东西写在一个笔记本里面,不时翻一翻,这个时候所有这些不同的笔记就在你的大脑里建立连接了。
6、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
不止一个人说过这样的话: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想要教别人,首先你要把“内容”整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思路,这一过程本身就是进一步学习的过程,讲的过程又是熟悉、温习的过程。所以通过教别人,你自己肯定是可以更好的掌握的。而且,“教”是一种互动,很多你不太明白的东西,教着教着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