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辅导>>新生入学>>正文
大学新生如何度过适应期 信息来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2013年09月25日 21:40  点击:[]

通常,我们把从入学到基本适应大学环境这一段时间,称为大学新生适应期。在这段时间里,要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寻找和确立新的理想和目标等。然而,新的环境、新的伙伴和新的要求,使他们出现了种种问题。能否顺利度过这个适应期,对于整个大学生活都将产生较大影响。

一、大学新生心理现状分析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具有群体性和独立性。说他们具有群体性,是因为他们集中在学校居住,在宿舍过着集体生活;说他们具有独立性,是因为绝大多数大学新生都离开了家庭和父母的呵护。其次,是具有过渡性。所谓过渡性,是指大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处于青春发育期,各种心理矛盾冲突相互交织,是一个迅速趋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大学新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心理特征是复杂多变的,缺少相对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失落感

这种心理的产生与三种因素有关。一是过高的自我评价。进入大学(尤其是名校)后,全国各地成绩优异的佼佼者汇集一堂,相比之下,很多新生会发现自己显得比较平常,成绩比自己更优异的同学比比皆是。二是没有被录取到理想的学校或专业,只是抱着权宜之计入学。入学后心里别扭和沮丧,退学或转系的意念强烈。由于对录取学校或专业不接纳、不认同,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和失落感比较严重。三是有的新生入学前将大学生活过分理想化,把大学生活想像得浪漫、神秘和多姿多彩,入学后却发现并非完全如此。这一突然的变化使一些新生措手不及,无法接受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巨大差距,一种失落感便袭上心头,因而,部分新生出现情绪波动和失落。

(二)自卑感

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许多大学新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产生这种心理有三种情况:一是部分同学高考成绩不理想,录取到较低层次学校,自感矮人三分,自尊心受挫。二是

一些新生入学后发现,高校的某些价值标准与中学不同。在高校,衡量个体价值和能力的不仅仅是学业成绩,个体的兴趣、才华、风度、交往能力等都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重要品质。那些来自偏远贫困地区或者一心埋头苦读而很少注意全面素质发展的同学,深感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劣势而滋生自卑心理。三是角色地位变化诱发的自卑心理。大学生多是中学时期的学习尖子,过去经常被老师赞扬.自我感觉良好。进入高校后,却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种学习位置的重新洗牌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由于对角色地位的变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预期,一遇挫折,往往导致他们自我评价失真,从而诱发自卑心理。

(三)间歇厌学,动力不足

经过三年高中超负荷的拼搏以及身心能量的过度透支,大学新生入学后几乎身心俱惫,相当部分同学滋生了对学习的厌倦情绪。此外,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兴趣狭窄,爱好很少,一门心

思考大学,没有形成特长。一旦进入大学,就迫切地想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把主要精力放在“玩这玩那”、“练这练那”上,而对学习却逐渐失去了兴趣。

(四)茫然徘徊

中学阶段人们的奋斗目标非常明确与强烈,即一切围绕高考而拼搏。目标具有动力、导向和激励作用,面临严峻的升学压力,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是高效、专注、充实和快节奏的,个体的潜能被最大限度挖掘。有的新生入学初期,新的人生目标尚未确立,出现目标的丢失和理想真空。由于目标的迷乱,往往使人缺乏方向感。无所适从,再加上高校管理不像中学那么直接和严格,学生的自由度较大,禁锢惯了的学生在突如其来的自由面前反而茫然,不知所措。许多新生不知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好,不善于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导致焦虑、茫然、百无聊赖的感觉比较强烈,有些同学甚至以过度的娱乐和恋爱来填补此阶段心灵的空虚。

(五)怀旧情节

进入高校后,生活学习环境变化巨大。由于生活方式、习惯、环境的急剧变化,加上远离家乡、亲友和同伴,这对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是某些年龄小、以自我为中心、依赖家庭惯了的女生,哭鼻子想家、闹情绪、人际关系紧张的事情时有发生,怀旧心理油然而生,具体表现是迷恋过去,有一种希望回到过去的心态。

二、大学新生如何尽快度过适应期

(一)适应新的校园环境

如果说入学旅程是大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开始,那么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则决定了大学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地生活、学习。首先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这样,在办理各种手续、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就会比别人更顺利、更节省时间。其次,要多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以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尽量少走弯路。最后,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社团等社会实践活动,也能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对校园环境适应越快的新生,与

老师、同学接触的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多,锻炼的机会也越多,能力提高越快,自信心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

(二)及时进行角色转换,找准定位新同学的大部分情绪问题起源于不及时转换角色,因此,调适自己的心理,首先要从这方面人手。人的社会角色不时会转换,由中学生变成大学生,这便是一种角色转换。角色意识如果滞后。人的情绪便会被扭曲。出名的演员有句共同的箴言:进入角色才能演好。实现角色转换的好办法就是积极参加入学教育。一定要记住自己扮演的角色。

(三)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

大学新生对自我的评价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活中的学习效能、职业选择和事业奋斗中的自信心。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渠道:直接的自我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进行直接的自我评价。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自然条件,包括健康情况、心理状态、情感特点、兴趣倾向、知识水准、专业特长、智力情况、能力特点,还可以测定一下自己的生物节律周期、智商指数、气质类型、性格类型等作为参考。其次,是用自己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中(如对各个科目的学习)取得的不同成绩相比较,以发现自己的长处,确定奋斗的目标。间接的自我评价法,是指通过与他人行为的对照及情况的对比,发现自我认识的错位。当事者迷,那么就不妨用与他人相比较的方法及用自己在不同领域中取得的不同成果比较的方法鉴别一下。

(四)处理好人际关系

在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中,问题最多的还是同学之间的关系。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要善于独立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去主动改善同学关系。要做到对人宽,对已严,切忌以我为中心。

(五)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

大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如自我暗示法等,对自我心理放松、消除心理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要及时扩大自己的人生视角、社会视角,对生活前景、自己的前途看得远些,开阔些,这就可以使自己对困难采取乐观主义态度。目前,基本上大学里都有心理卫生机构,可多去参加有关的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自己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六)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上大学后,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真正的独立生活开始了。独立生活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钱财的管理,花钱要精打细算,要学会一种“理财”的观念,提高自理能力。逐渐适应自理的生活。

(七)凋整好学习方式方法

及时转变学习方法,适应大学教育和学习方法可能是新同学顺应新环境必须作出的选择。大一新生需要逐渐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应该积极观察、思考,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顺利度过学习适应期。要注意全面发展,注意处理好广博与精专的关系。改变往日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经常去图书馆、做实验、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及各类竞赛,参与各种集体和社团活动,聆听各类讲座、讲坛,搞社会调查等,还可以和同学、师长广泛交往,互相切磋,相互交流,在实践基地中锻炼动手能力。

(八)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一名大学新生除了要尽快适应学校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要尽早为自己做一份顺应社会需要且又符合自身特点的人生规划。有了目标,才会有方向,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努力。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坚持下去,努力地去实现,让生活、学习、交友等方方面面都围绕目标来进行。这样,你就会拥有一个充实而愉快的大学生活,当大学毕业的时候,就会有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CopyRight © 2013 河南中医药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TC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