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国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第6卷第2期)刊登了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其内容是对20世纪的心理学家的知名度进行评比,结果列出了其中最著名的前99位。斯金纳排名第一,皮亚杰、弗洛伊德和班都拉紧随其后。
 
在这一次调查评比中,对“心理学家”的界定并不是依据该学者是否曾经获得心理学的或相关的学位,而是根据该学者是否曾对心理学做出过突出贡献。“20世纪的心理学家”也并不是依据心理学家的生理年龄界定的,而是指该学者在20世纪至少有一项心理学方面的公开出版物。
 
这次排名主要基于六个方面的考虑,三个定量的指标:1、在专业期刊中被引用的频率;2、在普通心理学课本中被引述的频率;3、问卷反馈的结果,该问卷被发送给1725名美国心理学会的会员,请他们列出本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还有三个定性的指标:1、该学者的姓氏是否曾被用来命名某一心理学术语,比如巴甫洛夫条件反射(Pavlovian conditioning)、斯金纳箱(Skinner box)等;2、是否是国家科学院院士;3、是否曾被授予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即使采用了上述多种衡量标准来综合评价心理学家,也难免有一些著名人物被遗漏。正如调查研究的主持人西肯塔基大学心理系主任S.J.Haggbloom所指出的:艾宾浩斯(Hermann Fbbinghaus)――对人类学习和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第一个人,就未被列入。因此研究者只列出了该评比结果中的前99名,而将第100名空了下来。这样,人们就可以把他们认为重要的而被漏掉的其他著名的心理学家补充进来。
 
这样一个排名对于20世纪心理学的历史性研究、对于当代的心理学教学以及对著名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都是意义深远的。因此,本文作者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查阅了大量文献,获得了这99位当选的心理学家的相关资料,现简要介绍给大家,以帮助我国的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对心理学及其各分支领域的著名学者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可以看到,这些学者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都曾经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有些学者仍然在为心理学的发展而不懈努力着。
 
 
  
   
   | 编号 |  
   姓名 |  
   编号 |  
   姓名 |  
   编号 |  
   姓名 |  
   编号 |  
   姓名 | 
  
 
   
   | 1 |  
   斯金纳 |  
   26 |  
   哈洛 |  
   51 |  
   韦克斯勒 |  
   76 |  
   伯考维茨 | 
  
 
   
   | 2 |  
   皮亚杰 |  
   27 |  
   吉尔福特 |  
   52 |  
   斯蒂文斯 |  
   77 |  
   埃斯塔 | 
  
 
   
   | 3 |  
   弗洛伊德 |  
   28 |  
   布鲁纳 |  
   53 |  
   沃尔普 |  
   78 |  
   艾若森 | 
  
 
   
   | 4 |  
   班都拉 |  
   29 |  
   希尔加德 |  
   54 |  
   布罗德本特 |  
   79 |  
   詹尼斯 | 
  
 
   
   | 5 |  
   费斯汀格 |  
   30 |  
   科尔伯格 |  
   55 |  
   谢巴德 |  
   80 |  
   拉扎勒斯 | 
  
 
   
   | 6 |  
   罗杰斯 |  
   31 |  
   塞利格曼 |  
   56 |  
   波斯纳 |  
   81 |  
   坎农 | 
  
 
   
   | 7 |  
   斯坎特 |  
   32 |  
   奈瑟尔 |  
   57 |  
   纽康姆 |  
   82 |  
   爱德华斯 | 
  
 
   
   | 8 |  
   N.米勒 |  
   33 |  
   坎贝尔 |  
   58 |  
   洛夫特斯 |  
   83 |  
   维果斯基 | 
  
 
   
   | 9 |  
   桑代克 |  
   34 |  
   布朗 |  
   59 |  
   埃克曼 |  
   84 |  
   罗森塔尔 | 
  
 
   
   | 10 |  
   马斯洛 |  
   35 |  
   扎荣茨 |  
   60 |  
   斯腾伯格 |  
   85 |  
   洛奇赤 | 
  
 
   
   | 11 |  
   奥尔波特 |  
   36 |  
   托尔文 |  
   61 |  
   莱士利 |  
   86 |  
   加西亚 | 
  
 
   
   | 12 |  
   艾里克森 |  
   37 |  
   西蒙 |  
   62 |  
   斯宾塞 |  
   87 |  
   J.吉布森 | 
  
 
   
   | 13 |  
   艾森克 |  
   38 |  
   乔姆斯基 |  
   63 |  
   多奇 |  
   88 |  
   鲁姆哈特 | 
  
 
   
   | 14 |  
   詹姆斯 |  
   39 |  
   琼斯 |  
   64 |  
   罗特 |  
   89 |  
   瑟斯顿 | 
  
 
   
   | 15 |  
   麦克兰德 |  
   40 |  
   奥斯古德 |  
   65 |  
   洛伦兹 |  
   90 |  
   沃什博恩 | 
  
 
   
   | 16 |  
   卡特尔 |  
   41 |  
   阿希 |  
   66 |  
   安德武德 |  
   91 |  
   武德沃斯 | 
  
 
   
   | 17 |  
   华生 |  
   42 |  
   鲍威尔 |  
   67 |  
   阿德勒 |  
   92 |  
   波林 | 
  
 
   
   | 18 |  
   勒温 |  
   43 |  
   凯利 |  
   68 |  
   路特 |  
   93 |  
   杜威 | 
  
 
   
   | 19 |  
   海布 |  
   44 |  
   斯伯里 |  
   69 |  
   鲁利亚 |  
   94 |  
   特沃斯基 | 
  
 
   
   | 20 |  
   G..米勒 |  
   45 |  
   托尔曼 |  
   70 |  
   迈克比 |  
   95 |  
   冯特 | 
  
 
   
   | 21 |  
   赫尔 |  
   46 |  
   米尔格兰姆 |  
   71 |  
   普洛闵 |  
   96 |  
   威特金 | 
  
 
   
   | 22 |  
   凯根 |  
   47 |  
   詹森 |  
   72 |  
   霍尔 |  
   97 |  
   安斯沃斯 | 
  
 
   
   | 23 |  
   荣格 |  
   48 |  
   克隆巴赫 |  
   73 |  
   推孟 |  
   98 |  
   莫瑞尔 | 
  
 
   
   | 24 |  
   巴甫洛夫 |  
   49 |  
   波尔比 |  
   74 |  
   E.吉布森 |  
   99 |  
   A.弗洛伊德 | 
  
 
   
   | 25 |  
   米歇尔 |  
   50 |  
   科勒 |  
   75 |  
   弥尔 |  
   100 |  
    | 
  
 
   
   | 其他心理学家 | 
  
 
   
   | 铁钦纳 |  
   威特海默 |  
   艾宾浩斯 |  
   比内 | 
  
 
   
   | 默里 |  
   考夫卡 |  
   布伦塔诺 |  
   丹尼尔·卡纳曼 | 
  
 
 
来源:中国心理学家网